2025年3月19日,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针对海纳云物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纳云”)提出的“跨域数据要素下的城市安全一体化综合治理技术及推广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议在线上线下同步举行。
会议由中国工程院王复明院士、国家城市安全发展科技研究院施钟淇主任领衔的7位权威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对项目成果进行严格评审。经专家组鉴定,该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我国城市安全治理提供了创新性解决方案。
评审委员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复明担任主任,国家城市安全发展科技研究院主任施钟淇任副主任,涵盖物联网、应急管理、数据安全等领域的来自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赛飞特工程技术集团、南京市测绘勘察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等7位资深专家共同参与。专家组听取了项目组的技术汇报,审阅了知识产权、应用案例等资料,并围绕技术难点、创新点及推广价值展开质询与讨论。
王复明院士指出,该技术通过构建“全域感知-智能分析-动态预警-协同处置”的全链条体系,破解了跨部门数据壁垒难题,显著提升了城市安全事件的响应效率与处置精准度。施钟淇主任高度评价该成果在城市地下管网监测、公共空间应急管理等场景的应用成效,认为其“为智慧城市安全治理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范式”。
海纳云针对城市安全综合治理需求,在物联感知、风险监测、预警研判、联动处置等方面开展了研究,构建了多层级跨域数据要素下的城市安全治理体系,形成了“一网络、一中心、一平台、三大基础支撑和N项专题应用”,形成城市安全大数据资源池,展现强大的跨场景、跨部门、跨行业数据融合、协同能力,有效提升城市安全风险监测预警数字化、智慧化水平。
目前,该项目获国家发明专利19项、软著4项,发表论文5篇,支撑1项国际标准。成果已在青岛、济宁、合肥等20多个城市落地,涵盖了燃气、水务、路桥、电梯、电力电网等业务领域,累计监测处置各类报警预警10000余起,并入选工信部“物联网赋能行业发展典型案例”,“2023中国新型智慧城市典型案例”。
海纳云助力建设安全、韧性、智慧城市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标委会副主任郝宇花在会议总结中表示,将依托协会的产学研合作网络,加速该技术在全国范围内的标准化推广。
此次评价会标志着我国城市安全治理从“单点突破”迈向“多点耦合”与“系统重构”,为全球超大型城市复杂风险防控贡献了中国智慧。随着技术的规模化落地,城市安全治理将更智能、更韧性,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与幸福感将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