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日,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立项的《科技成果五元价值评估指南》国家标准正式发布。此标准的诞生,为科技成果评估活动提供了科学、系统、全面的指导,标志着我国科技成果评估工作迈入全新发展阶段。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为该标准编制单位。副秘书长张勇生、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俞跃、副主任苏宝瀛代表我会作为标准起草人,深度参与了标准制定过程。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评价改革。2021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全面准确评价科技成果的科学、技术、经济、社会、文化五元价值。在此背景下,2022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达《科技成果五元价值评估指南》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计划号:20221941-T-306),由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牵头,联合众多科研机构、行业组织以及专家学者,历经两年多的精心打磨,最终促成这一重要标准的发布。
《科技成果五元价值评估指南》全面界定了科技成果五元价值的内涵。科学价值方面,聚焦科技成果在新发现、新原理、新方法上的独创性,考量其对科学理论体系的拓展与完善;技术价值关注重大技术发明,以及攻克关键产业共性技术和企业重大技术创新难题的能力与成效;经济价值从推广前景、预期效益、潜在风险等维度,评估科技成果对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优化和企业竞争力提升的推动作用;社会价值强调科技成果在解决人民健康、国防与公共安全、生态环境等重大问题时的贡献;文化价值则着重评估科技成果在倡导科学家精神、营造创新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影响。
我会参与编制的三位同志,长期活跃在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的前沿,拥有丰富的行业资源与敏锐的洞察力。在标准起草过程中,他们凭借对科技成果转化实践的深刻理解,积极参与研讨会议,从科技成果评估与产业对接的实际需求出发,提出诸多建设性意见,强调技术价值与经济价值的考量,使评估体系更具科学性与针对性,助力标准条款更贴合市场实际;同时积极组织跨领域交流,充分听取来自科研、产业、金融等不同领域的意见和建议,促进标准不仅在理论层面科学严谨,更能在实际应用中得到有效执行。
《科技成果五元价值评估指南》国家标准的发布,影响深远。对科研人员而言,提供了清晰的成果价值衡量标尺,有助于明确科研方向,提高科研成果质量;对企业来说,可依据标准精准筛选优质科技成果,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效率,为企业创新注入活力;从国家层面看,有利于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提升我国整体科技创新实力与国际竞争力。下一步,我会将依据本标准,积极开展科技成果评价工作,以推动本标准的实施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