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化 > 标准化宣贯

科技创新 赋能“乡村振兴”战略 ——记村镇垃圾移动热解气化装备设计及运行指南规范建立

  近年来国家对于乡村的建设与发展高度重视,习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党的十九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村镇垃圾治理正是全面贯彻落实“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总要求的重要举措。在这种大背景下,“村镇垃圾移动热解气化装备设计及运行指南”建立,积极助力“美丽乡村”的建设步伐。

  科研与实践结合,体现最大价值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也使得很多村镇的垃圾处理方式随之发生变化。然而,当前我国村镇垃圾处理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包括:源广量大、组分构成差异显著、处理技术基础薄弱,处理水平严重滞后等。针对这一现状,“村镇垃圾移动热解气化装备设计及运行指南”总结了村镇垃圾特性,概括村镇垃圾处理的环保、经济与民生要求,有望通过指导村镇垃圾热解技术,弥补我国小型化垃圾处理技术的不足,兼顾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保障村镇生活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能源化处理。

  具体来说,该指南可用于指导村镇垃圾移动式热解气化处理装备的标准化生产与运行管理。村镇垃圾移动式热解气化装备,可以克服常规垃圾处理设备的弊端,实现针对村镇垃圾的可移动、减量化、小型化要求,进一步通过实验研发与配套装备的完善,实现兼具清洁性与高效性的垃圾处理模式。为村镇垃圾的快速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形成有力的设备支撑。

  与传统垃圾处理技术相比,移动热解气化技术还有诸多优势,例如,目前我国村镇垃圾处理仍以集中收集、转运至县一级填埋场处理为主,处理成本高。传统垃圾处理技术(填埋法、焚烧法、堆肥法)无法满足清洁、就地、高效处理要求,难以实现村镇垃圾的资源化利用。热解气化技术在村镇垃圾处理过程中体现出规模匹配、过程清洁、就地减量的特点,其移动化则为村镇垃圾处理提供了更高的灵活性和更强的机动应急性。

  考虑到农村经济稍显落后的现状,该指南编制单位针对移动热解气化技术的效益分析应该从多角度开展,该技术应用于垃圾处理、推动绿色农业发展、促进农村供能,可以带来显著的环境效益;在社会效益方面,移动热解气化技术可以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推动行业发展、解决热点问题。在使用成本方面,未来移动热解气化技术的发展也应持续寻找经济增长点,进行优化、加大推广。

  宣传与教育并行,力促推广应用

  自2022年1月科促会标准化委员会与天津大学等单位对标准内容进行预研和筹备工作;2022年4月初在国家标准委员会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对标准通过立项后,立即组织津大学、天津商业大学、江苏中车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河南绿色九州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节能(北京)节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等单位成立起草工作小组,并多次召开了起草方案工作会议,2022年5月底在全国标准信息服务平台面向全社会进行了征求意见。

  评审委员会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李鸣晓研究员、清华大学环境学院赵明副教授/博导、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董卫果研究员、华东理工大学丁路副研究员、华北电力大学新能源学院/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陆强教授,使用单位河南绿色九州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王跃文董事长,中节能(北京)节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卜庆国总经理助理/高级工程师组成。

  在标准的制定过程中主要由天津大学颜蓓蓓教授、李健助理研究员等,江苏中车环保设备有限公司陈剑高级工程师,江苏中车环保设备有限公司卫广程工程师等和科促会副秘书长郑华林、张士谨、徐忻、张勇生,技术协作部马利豪等参与标准起草。这些专家的评审和支持,让指南更具权威性和说服力。

  众所周知,很多地区留在村镇的人文化水平相对较低, 接受能力也比较差, 对此,编制单位也曾担忧移动热解气化技术的推广问题。但经过仔细分析,他们也认识到,人们对新技术的接受程度往往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文化水平、社会经济背景、宣传推广力度等等。对于一些文化水平相对较低、信息渠道相对单一的人群来说,可能存在对于新技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等的疑虑。对此,编制单位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宣传和教育,帮助人们了解这种新技术的优点,同时通过加强技术实践,不断解决先前处理村镇垃圾时遇到的成本⾼、“跑冒滴漏”现象严重、缺乏灵活性等问题后,让人们在实际应用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最终移动热解气化技术一定可以得到村镇居民的信任与支持。

  另外,对于一些经济条件较差的地区来说移动热解气化装备的制造可能存在资金来源不足的问题,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资金支持政策,鼓励企业和社会资本投入相关领域。并且对于村镇垃圾移动式处理的相关政策法规体系还不够完善,缺乏针对性的政策和法规,导致村镇垃圾移动热解气化装备设计及运行指南的推广发展受到制约。同时需要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移动热解气化技术的认知和接受度。

  如今,编制单位最大的希望是通过本指南分析移动热解⽓化技术应⽤于村镇垃圾处理的基本内涵。最终提出基于装备设计、运⾏管理、运⾏效果评价的村镇垃圾移动热解⽓化技术装备设计与运⾏规范指南,达到指导各类村镇垃圾移动热解⽓化装备加⼯⽣产企业,为村镇垃圾综合管理帮助与支持的目的。而这也是实现“美丽乡村梦”的又一大“利器”。

  

陈冠益,教授、博导,现为天津商业大学副校长。长期专注秸秆、垃圾等固废生物质的能源化处理技术创新与工程应用,以热解气化技术为主线,钻研环境工程与热能工程、生物化工的学科交叉,突破能量高效回收、资源高效循环与环境污染控制之间的瓶颈效应,取得前瞻性、关键性技术突破,为我国固废生物质热解气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及走向世界做出重要贡献。2015年以来在西藏进行艰苦的研究与应用探索,克服高原低压缺氧的困难,推动技术的创新发展与应用突破。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一批项目。排名第一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及省部级一等奖、专利金奖多项,发表论文近400篇,授权发明专利近40件(含日本、美国专利),主编专著7部,登记软件著作权和主参编国内国际标准多项,入选长江学者、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首批天津市杰出人才,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第九届侨界贡献奖一等奖等荣誉。担任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255生物质燃气委员会--环境与安全小组召集人、本领域知名SCI期刊《Biomass & Bioenergy》副主编、多次担任有规模影响的国际会议主席,是IEA(国际能源署)生物质能源-气化技术专题的中国专家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