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化 > 标准化工作

《离子型稀土矿区土壤生态功能恢复技术指南》等三项标准评审会顺利召开

  2023年2月11日上午,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在线召开标准评审会,就江西理工大学牵头编制的《离子型稀土矿区土壤生态功能恢复技术指南》《离子型稀土矿区废弃地增值利用与效益评估技术规范》《离子型稀土浸矿场地边坡稳定性评估与护坡技术规范》三项标准进行评审。

  评审会由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崔志国先生主持。

  会议开始,首先由主持人崔志国先生介绍了出席此次会议的专家。

  此次会议邀请到了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陈劭锋研究员、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杨建新研究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学院张贵祥教授、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李庭刚研究员(兼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李双成教授、包头稀土研究院资源与环境研究所马莹女士(教授级高工)、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标准分会王毅研究员担任专家评委。

  标准起草单位代表中科院南京土壤所王兴祥研究员、南京大学高超教授、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韦朝阳研究员、江西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陈明教授、江西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陈飞教授、江西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周丹副教授及余水静副教授共同出席会议,为专家们做项目介绍,并接受专家质询。

  科促会副秘书长兼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主任郑华林先生、办公室主任徐昕女士、副秘书长张士谨先生、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兼信创产业分会秘书长崔志国先生出席评审会。

  郑华林主任对此次评审会作出了指示,希望各位评审专家们从标准文件的规范性、实用性、创新性等方面把好关,确保评审工作的科学、高效、严谨、公正。

  周丹老师代表标准编写组向与会专家介绍了《离子型稀土矿区土壤生态功能恢复技术指南》的起草背景和主要内容。

  

  离子型稀土是我国的优势特色战略型资源,在国防科技、信息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都有着重要应用,但资源开发导致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已经严重制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矿区土壤污染治理与生态恢复是流域环境治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在考察赣州时提出的实现离子型稀土资源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

  为此,江西理工大学在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离子型稀土矿浸矿场地土壤污染控制及生态功能恢复技术”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相关工作,推动建立相关领域的技术指南和规范,有效指导矿区生态环境恢复工作。

  各位评审专家对《离子型稀土矿区土壤生态功能恢复技术指南》的编制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该标准总体思路清晰,内容充实,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但在细节方面还有待完善,并给出了具体的修改意见和建议。

  随后,周丹老师和陈飞老师又分别向与会专家介绍了《离子型稀土矿区废弃地增值利用与效益评估技术规范》及《离子型稀土浸矿场地边坡稳定性评估与护坡技术规范》两项标准的情况,并接受专家质询。

  

  各位评审专家围绕这两项标准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对标准编写组的工作以及两项标准的重要意义和重大应用价值也给予了肯定,但同时也指出了标准文件中细节方面的不足,并给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会议最后,郑华林主任和陈明教授分别代表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和各标准起草单位向专家们致谢,下一步标准编制组将在认真研究专家们的意见和建议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三份标准文件,争取尽快实现标准的发布,填补我国在离子型稀土矿区治理领域的标准和技术空白。